中新社長春4月26日電 題:親歷者講述侵華日軍奴役勞工罪行
  中新社記者 賀寶慶 李彥國
  “當時在煤礦死的人非常多,棺材都不夠用。”在位於吉林省遼源市的礦工墓陳列館,84歲的遼源市民孫元信回憶說,當年在侵華日軍占領的煤礦上,因為棺材不夠用,往往一口棺材就裝了兩三具遺體,有的甚至就用玉米稈包裹,再用鐵絲纏繞起來就埋了。
  吉林省遼源市,舊稱西安縣,煤炭資源儲量豐富。“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派兵武力占領西安煤礦,將其變成侵略中國的物資供應基地。
  此後,侵華日軍在中國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用招、抓、逼、騙等方式將大量勞工裝上悶罐車押運到西安煤礦。資料顯示,當時礦工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
  1942年,孫元信的父親從山東坐悶罐車來到西安煤礦挖煤,年僅12歲的孫元信因此隨父親來到這裡生活。
  也是在那一年,現年88歲的劉其祥全家七口人來到西安縣,他和弟弟跟隨父親一起到西安煤礦下井採煤,“招工的時候告訴我們有吃有喝,還有工錢。到了礦上才知道受騙了。”
  劉其祥說,當時,侵華日軍實行慘無人道的“以人換煤”政策,只管出煤,不管礦工死活。由於生產條件落後,致使煤礦事故不斷。而事故發生後,礦方不僅不組織救援,還下令將井口封堵,以保住礦井。
  “礦工工作條件非常惡劣,每天工作超12小時,每天只供應兩個窩窩頭。”劉其祥說,最慘的還不是這些,而是礦工根本得不到勞動保護。他的父親在井下被砸傷致死。弟弟也在井下受傷,第二天不治身亡。
  在現今建成的遼源礦工墓陳列館,其最大的屍骨展館內,296平方米範圍內埋下了179具當年礦工的遺體。纍纍白骨,肩挨著肩,腿靠著腿,每具屍骨間僅有拳頭大小的距離。經鑒定,這其中還有30多具童工遺骨。
  根據資料統計,1931年-1945年,日本從遼源掠走煤炭資源達1549.08萬噸。而這14年間,被迫害致死的礦工達10萬人之多。
  遼源礦工墓只是日本掠奪中國資源、奴役中國勞工的眾多例證之一。吉林省檔案館近日公佈了一批新近整理髮掘的日本侵華檔案,其中“反映日軍奴役勞工檔案”有14件,全部來自日本戰敗時未及銷毀的關東憲兵隊檔案。
  吉林省檔案館研究館員劉岩介紹,這些檔案真實記錄了日軍對中國勞工的嚴格管理、殘酷迫害和勞工嚴酷惡劣的生存環境。
  對此,劉其祥告訴記者,當年因為工作條件差,死亡事故頻發,導致逃跑礦工增加。日軍採取了嚴加看管的措施。
  “屋子裡窗戶不能關,燈也不能關。屋外有日軍巡邏,防備逃跑。”劉其祥說,有很多逃跑被抓回來的人,都遭受酷刑。
  現如今,腿腳已不太靈便的劉其祥仍時常到礦工陳列館走一走。“當年的工友越來越少了。”他指著陳列館一塊石碑,念著上面的字:青山安礦魂,國恥警後人。(完)
(原標題:親歷者講述侵華日軍奴役勞工罪行:屍體裹玉米桿被埋)
(編輯:SN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z89wzdv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