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同6月16日消息(記者陳俊 李楠)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從今天開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聯合國家林業局開展“走基層”大型報道《綠色中國行動》。採訪將透視退耕還林成效、直面生態環境隱憂。中央台四路記者將上高山,進田野,走進全國16個省市區,用話筒記錄我國青山再造的生態實踐,繪製青山綠地生態版圖。
  今年是我國開始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第十五年。退耕還林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是我國政策性最強、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開篇報道:《綠色中國在呼喚》。
  記者:我現在是在山西省大同縣的塔兒村,在這裡,退耕林已成綠色屏障,清風吹往京津,桑乾河水清澈供北京。而在十年前,這裡還是三天兩頭風沙瀰漫、白日點燈。
  退耕農民:你看這些地,當時有個什麼說法呢鬧值贗巡閆ぃ亂懷∮昝渙四啵此榔椿罡梢荒輳植璧構瞧�......就是隨處開荒種地,越墾越荒,越荒越墾,惡性循環。
  1998年,特大洪水,敲響生態警鐘,據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辦主任周鴻生介紹,盲目毀林開墾、對坡地過度開墾導致的水土流失加劇是這場災害的主要原因。
  周鴻升: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還要無度索取,就會遭到自然對你的懲罰。
  痛定思痛,退耕還林,勢在必行。從1999年開始,退耕還林啟動,以陡坡地為主,進行農耕撤退,林地重返荒山,涉及全國3200多萬農戶、1.24億農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就是把農業從生產糧食轉向生產木本糧油,轉向生態產品和林下經濟。畢竟我國現在的糧食問題已經有很好的結果了。
  退耕還林十五年,累計完成造林任務4.41億畝,全國1.39億畝陡坡耕地和嚴重沙化地恢復了植被,使占國土面積82%的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3個多百分點,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一退一還,不僅抓住了我國生態建設的“牛鼻子”,也為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帶來了契機。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既有經濟價值,又有生態的保護功能。荒涼的荒山禿嶺綠起來了,經濟還發展起來了,環境又好了,不很好嗎?
  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辦主任周鴻生:它還成林木後,水源涵養、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非常巨大。退耕還林帶來山區林農最重要的變化是他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調整了產業結構。退耕還林工程讓山川更秀美,鄉村百姓更知山樂水。
  在山西大同塔兒村,退耕戶姚文成退耕還種的700畝杏樹,金黃果實掛枝頭,將在一周後迎來收穫,收入能有幾十萬。
  姚文成:(和以前)那沒法比,原來這地是非常跛陡的山坡地,一畝地也就是100斤(糧食)產量。
  如今,沿長江上游而下,荒坡綠意漸濃;四川境內長江一級支流的年輸沙量下降60%;在湖北,七年播綠相當於再造了1.5個神農架。退耕還林工程把農民請下山,戶均拿到了7000元政策補助,十五年退耕還林,國家花錢3500億,償還生態欠賬,更拓寬了增收渠道。國家林業局退耕還林辦主任周鴻升:
  周鴻升:要允許農民算經濟賬,所種植的樹木經過幾年有更好的經濟收益,才能退的下、穩得住。既能要生態效益,還要惠及廣大林農利益。
  目前全國仍有陡坡和嚴重沙化耕地8200萬畝,產出的糧食不多,卻容易誘發水土流失和生態破壞。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還要在江河源頭、湖庫周圍等重點國家生態功能區適當擴大退耕還林規模:
  張永利:退耕還林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黨和國家為了我們乃至子孫後代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不惜投巨資加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許多昔日荒山禿嶺、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實踐證明,退耕還林是一項功在當代、造福子孫的生態工程、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  (原標題:[綠色中國行動]退耕還林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帶來契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z89wzdvf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